|| 女人,你的姓名不是「別人的**」而已 ||
這兩天看到一則令人髮指的新聞。
一名張姓女子在個人FB留下遺言後自殺,
直指婆婆言語霸凌,
她雖不想死,可再也活不下去。
婆家在張姓女子過世後,
並未主動通知張姓女子娘家家人,
娘家人直到看到其FB狀態,
打電話與婆家聯絡後,
才知道已天人永隔。
婆媳問題是家中各自有本的難解關卡,
自殺,雖再也不會被欺凌,
卻會留下「親者痛仇者快」的永恆傷口。
雖然不確定死者曾經歷的一切傷痛與壓抑,
但卻明白隻身嫁進一個家庭,
從此被牢牢掌控的束縛感。
結婚生子後遠離職場的全職媽媽,
所有的一切只剩下家庭,
所有的人際關係只剩下日常接觸的少少幾人,
所有的對立都放大成無法閃躲的傷害。
懶媽萬分佩服全職媽媽,
佩服他們對孩子的耐性,
為孩子犧牲一切的成全。
但,女人,
你的名字不只是某人的太太、媽媽或媳婦,
你也是你,記住你的名字。
成為一個母親,
不代表你得放棄自己。
當一個好媽媽,
不代表所有的苦痛只能自己咬牙含血呑。
不願成為一個全職媽媽,
不代表你不愛你的家庭。
如果家中的成員(先生、公婆),
沒辦法給予你相應的尊重與空間,
就大膽地找份工作自立自強吧。
有錢,就有開口的膽量,
也沒有拿人手軟的膽怯。
縱使在家時,
婆婆冷言冷語依舊,
但在你一天聽的千百句話裡,
她的話,只佔了百分之幾。
而不是你一天的全部。
一個母親的死,
不單是一個人的死,
而是整個家庭打從根部的潰爛與支解。
先愛自己,
而後能成為一個母親,
而後能有能力愛與保護自己的家庭。
如果先生是個渣,
想辦法帶著孩子離開吧。
夫妻是平等獨立的個體,
家中的天平若是失衡,
孩子也不會過得開心。
身兼父職的母親過得辛苦,
但你依舊是你,
不再是誰的附屬。
你能驕傲地抬頭,
你的孩子自然也能昂首挺胸。